- 蒋忠远;
传统的电能传输系统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础核心主体,其运行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智能电网的整体性能。特别是高峰供电阶段,电能传输系统必须具备较强的故障自愈能力。文章针对传统电能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监督控制系统,给出其Petri网形式化定义;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提出一套故障检测及定位方案;针对高峰用电期,提出一套优化的故障恢复方案,在保证系统具有较强自愈能力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应急线路的利用率和系统故障的可恢复率。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对提出的方案进行说明并分析。
2017年06期 v.36;No.159 1-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俊;张靖;宋雪勦;
车辆路径问题是物流系统优化的核心问题,在满足相关需求的情况下需要达到路径最短、成本最低等目的。文章提出一种模拟退火算法和蚁群算法的组合,通过改进蚁群算法相关参数、采用邻域算法对解进行二次搜索,从而改变解的质量并进行优选,以实现在满足相关约束条件下达到路径最短的优化。将该组合算法与基本蚁群算法、改进型的蚁群算法及VRP官网算例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算法在时间上和准确度上都有较大的提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17年06期 v.36;No.159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0K] [下载次数: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刘旭;
文章阐述了代码重复检测的意义及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树图(Treemap)和层次边聚合图(Hierarchical Edge Bundles)可视化技术的特性。根据代码重复检测数据结构的特点,文章总结了代码重复检测结果可视化的设计目标,提出使用树图和层次边聚合图作为可视化形式的方案。在此方案中,将树图作为代码层次关系的可视化形式,将层次边聚合图作为代码重复关系的可视化形式。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系统中的数据交换格式及关键技术,设计并使用多种软件技术实现了代码重复检测结果可视化的原型系统Viz CD。实验结果表明,该可视化系统可用于代码重复检测结果分析中。
2017年06期 v.36;No.159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肖文龙;王维博;王海滨;刘勇;郑永康;
为满足特高压输电线路超高速保护的要求,结合小波变换原理和神经网络原理,提出一种新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保护的启动方法。该方法运用小波变换检测突变信号的原理,提取故障特征量,并以此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设计启动神经网络,以判断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正常或故障),进而决定是否启动故障选相装置。在PSCAD建立特高压输电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启动方法能准确判断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动作快速、灵敏且不受过渡电阻、故障位置、故障初始角以及噪声干扰的影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超高速保护方面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17年06期 v.36;No.159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侯小琴;高健;谢双义;
在流体脉动理论作用下,对张力腿式漂浮式风力机平台的纵摇运动进行分析,提出一种通过给变桨动作施加主动阻尼的控制策略,设计在不影响电功率输出的情况下的反馈控制系统,利用FAST软件对NREL提供的5 MW张力腿式漂浮式风力机进行建模,并与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流体脉动理论下设计的反馈控制系统不仅能降低塔顶的纵摇位移、叶轮转速和电功率输出波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塔基处的纵摇力矩,对延长塔筒的寿命起到一定的作用。
2017年06期 v.36;No.159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秀娟;靳斌;黄永晶;尚小华;康健;
结温是表征LED性能的重要指标,与热阻有着密切关系,直接影响LED寿命。利用LED半导体器件结电压与结温的良好线性关系,测量大功率LED灯网工作时的电压、电流、热沉温度等参数,基于电学参数法,提出一种LED的四热阻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大功率LED灯网热阻自动测量仪。该仪器能快速准确地实现大功率LED灯网热阻的自动测量。
2017年06期 v.36;No.159 36-3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谭文林;王勇;席椿富;周龙;
R134a制冷剂的GWP值较高,即将被淘汰,目前还没有明确采用何种制冷剂来替代R134a。鉴于此,本文提出将氨作为R134a的替代制冷剂应用到电动汽车空调上,并对设计的氨工质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工质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理论COP随蒸发温度、过冷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冷凝温度、过热度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设计的氨工质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理论COP为4.09,与R1234yf的理论COP相当,但经二次回路设计后氨比R1234yf安全可靠;与R152a相比,氨的GWP值更低,环保性更好;与CO_2相比,氨的COP更高,节能性更好。
2017年06期 v.36;No.159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苏世荣;周伟;宛银生;
针对某车型NVH开发过程中怠速关空调工况下,车内噪声声压级偏高、声品质较差的问题,对样车进行试验诊断分析,通过试验诊断明确怠速噪声偏大的原因是燃油泵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通过结构传递路径传至车内;通过对燃油泵转向器和进、出油板进行优化降低燃油泵的振动和噪声,实车试验验证表明优化后的燃油泵在怠速关空调工况下车内噪声比改进前降低了4.9 dB(A),改进效果明显;同时主观评价车内舒适性明显提高。
2017年06期 v.36;No.159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2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必鸣;何太碧;王帅;卿平;涂海滨;邓昌俊;
大件运输货物采取合理的捆绑加固方式是确保安全运载、规避经济损失的关键。为研究大件运输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完善大件运输捆绑加固理论,本文以四川省大件运输公司定子运输为研究对象,阐述定子捆绑加固所需设备、材料,分析捆绑加固影响因素、注意事项和绑扎方式,借鉴铁路运输相关理论对公路大件运输货物捆绑加固进行受力分析,校核捆绑加固强度。结果表明该定子运输加固方案是合理的,对公路大件运输捆绑加固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2017年06期 v.36;No.159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保县;孙鑫;舒志乐;宋钇宏;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 NX,以成都某地铁隧道为背景,对主隧道与消防通道连接的变截面处的地震反应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截面变化处,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成都地铁场地人工地震波作用下,应力主要集中在上部混凝土板与垂直支撑柱的连接处;常遇地震时主要表现为结构的整体位移,自身变形较小;偶遇地震时变截面应力最大节点可能会有开裂现象;罕遇地震时地铁隧道围护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应力值最大节点非常接近于混凝土的拉伸屈服,需要对相对位移较大的节点做加固措施。
2017年06期 v.36;No.159 56-6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1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川;王轶;付成华;
为解决四川省泸县酒厂大桥堤防工程人工填土开挖边坡不稳和堤基中软塑状砂质黏土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钢筋砼灌注桩进行堤身加固的设计方案,并利用Autobank软件对该方案进行优化,确定灌注桩桩径为0.8 m,桩距4 m,桩基嵌入基岩弱风化层2 m。经计算,桩体结构剪力、弯矩、位移最大值分别为50.52 kN、81.30 kN·m、8.8 mm,岩石地基最大承载力为289.1 kPa,桩体截面选用12根直径20mm的钢筋可满足设计要求。说明本堤防工程采用钢筋砼灌注桩进行堤身加固可有效地解决开挖边坡不稳和砂质黏土承载力不足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2017年06期 v.36;No.159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中峰;黄本胜;邱静;吉红香;
采用正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引水渠中新建桥墩对东围电排站排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遇洪水时,新建桥墩引起电排站附近水位变化(上游渠道壅高、前池降低)较大,电排站前池流态明显恶化;大洪水时,新建桥墩客观上对水流起到了调节作用,使电排站自身设计问题造成的较差流态略有改善。综合来看,由于电排站在常遇洪水条件下运行更为频繁,新建桥墩造成的流态恶化对水泵机组的正常高效运行造成影响,给排涝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017年06期 v.36;No.159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剑;周榆力;
Al-Fe合金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本文综述共晶、过共晶Al-Fe合金的凝固特性,概述外加条件及合金元素对Al-Fe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介绍不同工艺制备方法得到的Al-Fe合金的组织及性能,并对Al-Fe合金应用状况及在汽车、航空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描述。最后,对制备高性能Al-Fe合金的核心问题——细化富铁相及提升铁含量进行讨论,并指出合金元素的引入方式与液态环境的精确调控是Al-Fe合金未来的研究重点。
2017年06期 v.36;No.159 7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5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熊守权;王博;闵忠华;
为了用理论方法探索共振散射对热电性能的影响,在单抛物能带基础上,通过建立仅考虑声学声子散射和共振散射的载流子输运模型,模拟计算和对比分析有/无共振散射条件下的电导率、Seebeck系数、功率因子、洛仑兹常数和电子热传导等热电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共振散射的引入,功率因子可提高到3.5倍,电子热导率将降低0.45倍,显示出对热电性能提升的重要意义;同时,共振能级的能量范围必须大于一定宽度,才能有效影响热电输运,且宽度越宽,对热电性能的提高越为有利。
2017年06期 v.36;No.159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祥;彭必友;潘仁元;陈世雄;
以99.95%的高纯镁为研究对象,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对等通道转角微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micro pressing,M-ECAP)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优化等通道微挤压(简称M-ECAP)变形的成形工艺,讨论变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挤压载荷变化规律、等效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摩擦效应对M-ECAP变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等效应变趋于均匀,累积应变量增加,晶粒细小且均匀,塑性得到有效提高;随着摩擦因子的增大,载荷逐渐增大,最大等效应变变化不明显、最大等效应力小幅减小。
2017年06期 v.36;No.159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3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丽梅;刘赪;彭丽霞;谢波;
针对产品性能退化的无失效数据,给出一种基于小样本的加速性能退化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各加速应力与最高应力下产品退化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将各加速应力下的退化数据等效折算到最高应力下,进而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估计最高应力下产品的平均退化曲线。通过拟合相对加速因子与应力的关系模型,估计正常应力下产品寿命的均值与方差,对不同失效类型下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2017年06期 v.36;No.159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秋霞;
利用初等方法和解析方法,研究Smarandache函数φ(n)、δ_k(n)分别与本文定义的数论函数a(n)和b(n)的混合均值,获得了4个较强的渐近进公式,从而拓展了经典的算术函数的相关研究工作。
2017年06期 v.36;No.159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冬红;张树义;丛培根;
引入并研究一类渐近伪压缩型半群和隐式迭代序列,在Banach空间中证明该隐式迭代序列强收敛渐近伪压缩型半群公共不动点定理,将Thakur等的结果推广到了渐近伪压缩型半群以及更广泛的隐式迭代序列的情形。
2017年06期 v.36;No.159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加雄;何宇新;王凌;李立新;田开新;
目的:研究生脉散配方颗粒及加味方剂对小鼠的抗应激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红景天组(阳性对照组)、生脉散组、益气生脉散组、活血生脉散组。分别连续灌胃给药7 d后,比较各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低温环境生存率。结果:生脉散配方颗粒及加味方剂均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耐缺氧时间,提高小鼠低温环境下生存率。在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方面,活血生脉散组与生脉散组具有显著差异;在提高小鼠低温环境生存率方面,益气生脉散组与生脉散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生脉散配方颗粒及加味方剂对小鼠均具有抗应激作用,生脉散配方颗粒与丹参、黄芪配伍加味后分别增强了耐缺氧、耐低温的作用。
2017年06期 v.36;No.159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